粉絲專頁
 
   
 
藝術家的河流時光
河,是城市的母體,泰晤士河的倫敦、賽納河的巴黎、多瑙河的維也納...。
城市有河,河有城市。台北的淡水河,潺潺而流,不捨晝夜,畫家畫筆,為其所留的影像,不同年代,不同畫風,正如淡水河域豐沛生命力和生命史的歷史紀錄。
透過畫家筆下的景象文本,感受河流與城市文明發展的歷程、隨著時間的流動以及季節變化的韻律,體會川流不息的人文風貌。
 
從大稻埕建築風采遙想淡水河的人文底蘊

主講人/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李乾朗教授 

日 期/ 2014.09.12

地 點/ 永豐金控演講廳(台北市八德路二段306號3樓)


由上善人文基金會所策劃的「藝術家河流時光」美學系列講座第三場邀請到有建築偵探家之稱的李乾朗教授,引領大家藉由認識大稻埕與淡水的早期建築物、遙想淡水河的人文底蘊。在這場講座裡,李老師將觀看視角集中在淡水河中游的大稻埕與下游的淡水迄今遺存的建築。

「大稻埕」何以稱為「大稻埕」?

「全台曬穀場這麼多, 為甚麼獨有台北的大稻埕稱為大稻埕?」 一開場,李老師這麼問大家。答案是「由於種稻的利潤很高,因此吸引不少人集資開圳引水種稻米;而延平北路、迪化街一帶地勢平緩,利於引水,非常適合種稻米,所以當時有綿延近萬公頃的稻田,隨之衍生出面積龐大的曬穀場;再加上淡水河帶來便利的河運,因此造就了日後大稻埕繁榮之因。」

大稻埕當時雖為大台北物資的集散中心,並帶動台北城商業蓬勃發展,但是1879年正式開府的台北城,直到1920年才具備現代都市之規模。

大稻埕內的重要建築物

大稻埕內的標誌性建築物,至今猶存的有:霞海城隍廟、陳天來的錦記茶莊、李春生自宅與其出資蓋的李春生教堂、還有辜顯榮的鹽館。其中,辜顯榮的鹽館為一ㄇ字型的建物--職員住在右棟排屋,倉庫位於左棟排屋;但後來因應環河北路拓寬工程,因此拆了鹽館左右兩棟的建築,剩下的主屋已改成榮星幼稚園。

辜顯榮 鹽館                                                                             榮星幼稚園


大稻埕的建築特色

大稻埕區塊縱向涵蓋迪化街、貴德街、延平北路和重慶北路,橫向則以忠孝西路以北和民權西路以南為界,即今日大同區一帶。當我們漫步於斑駁且充滿古意的街道上,品味著周圍風格多元的建築物,恍若進入時光隧道裡。

清末「亭仔腳」v.s. 日治時期「牌樓厝」

古老且典型的大稻埕建築,早期通常只有一層樓,屬於長條形連棟式街屋,但到日治時期則擴建至三層樓高。清朝末年民宅多為樓高一層,門面不寬,屋身則幽長深邃,為單開間二進式為主的閩南式街屋,兼具經商和居住的複合功能,大稻埕早期民屋仍承襲清代店屋的特色。

傳統大稻埕店屋常常將店門後移一個步架,留出「亭仔腳」,提供行人遮風避雨的空間,也是店鋪空間的延伸,現在多稱為「騎樓」。當時貴德街由於鄰近淡水河,颱風一來,街上往往瞬間汪洋一片,因此高出地面許多的「亭仔腳」,遂成為貴德街獨特的風景。

從「亭仔腳」往內走進去則是擺放貨品、做生意的空間;繼續進去就是掌櫃的櫃台;後面則是一堵牆,可以懸掛匾額;旁有樓梯可以通往樓上約半層樓高、作為囤放貨物用的倉庫;繼續往內走,屋後面有個門,要往內開,一開就通往院子,院子的功能作為廚房(過水廊)炊煮時排煙用;再往後走則是第二落即住家。

 

「牌樓厝」

到了日治時期,屋舍類型仍延續清末之格局,但由於貨物量需求大增,產生商業面積及儲存空間的不足,建築開始往高層發展,因此出現樓高三層之街屋。至於一層樓與三層樓在建築裝飾上的差異:前者屋面不施巴洛克裝飾;但是後者施以巴洛克或其他裝飾花樣,稱之「牌樓厝」,屬於日治時期迪化街的典型房屋。巴洛克是指立體的外觀浮雕與花鳥裝飾,而這些裝飾花樣當時都已製成模子,可供他泥水匠承租。

竹釘的瓦片與土角壁

一般民屋屋頂均覆以瓦片,但瓦片也有許多種類,比較特殊的是這種帶有竹釘的瓦片,俗稱「穿瓦衫」,而竹釘是用來固定瓦衫。看到這種瓦片,往往說明這牆壁應為土角壁。因為土角壁怕水,所以要外罩以瓦片。


淡水的今昔

相較於大稻埕,淡水保留更多淡水河沿岸原有的建物;如: 英國領事館、牛津理學堂等。然而隨著土地開發,天際線已出現極大的變化:高樓林立、土地已趨過度開發。例如:馬偕博士蓋的教堂,藉著陳敬輝畫的淡水教堂與其他畫作與照片的比對,清楚地呈現隨著建築地貌的演變以及高樓的大量興建,目前只能從正面看到教堂全貌。

淡水的重要建築物與特色

揉合中國式紅磚、圓拱迴廊與當時西方最新技術打造的「波浪鐵板拱」樓板於一身的英國領事館;北台灣第一所西學學堂-牛津理學堂;西班牙式的白堊孤廊建築的馬偕故居;淡水最古老的媽祖廟以及客家人崇奉的定光古佛廟,這些建築見證了淡水作為一個海納百川的海港,兼容並蓄東西方文化與漢人與客家族群的信仰。

牛津理學堂                                                                             馬偕故居

淡水最早媽祖廟                                                                              定光古佛寺


李老師說:「人類歷史中遺留下來的東西,就像一卷漫長的錄音帶,聲音有時很吵,有時很靜,有時沒有錄到任何聲音; 不同錄音帶所錄下的漫長歷史,都有不可取代的價值。」 換言之,古建築能還原某個時代人們生活的方式與審美觀。台灣早期的城市歷史,也許缺乏豐富文獻的紀載,但是透過對古蹟近距離的心領神會,往往可以聆聽最貼近生活和土地的脈動。

 


 
財團法人上善人文基金會 Shang Shan Human Culture Foundation 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二段75號 02-2321-4008 版權所有©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隱私權安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