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專頁
 
   
 
藝術家的河流時光
河,是城市的母體,泰晤士河的倫敦、賽納河的巴黎、多瑙河的維也納...。
城市有河,河有城市。台北的淡水河,潺潺而流,不捨晝夜,畫家畫筆,為其所留的影像,不同年代,不同畫風,正如淡水河域豐沛生命力和生命史的歷史紀錄。
透過畫家筆下的景象文本,感受河流與城市文明發展的歷程、隨著時間的流動以及季節變化的韻律,體會川流不息的人文風貌。
 
薰著茶香的歌聲

主講人/ 莊永明老師 

日 期/ 2014.12.13

地 點/ 永豐金控演講廳(台北市八德路二段306號3樓)


「歌有歷史、歷史有歌」、「歌有記憶、記憶有歌」,不管會不會唱、會不會哼,總是會聽過當中的某些歌。

潺潺而流的淡水河,是滋養北臺灣的母親之河,牽動著臺北城市變遷與生活歷程,書寫著臺北盆地的故事。今年度上善人文基金會舉辦了四場以「藝術家的淡水河時光」為題的美學系列講座, 12月13日的【薰著茶香的歌聲】不僅僅描繪1930以來大稻埕的風情景致,也替明年度以臺灣歌謠為軸線的推廣方向拉開序幕。

以茶香帶入歌韻,主要是三〇年代的歌謠與大稻埕有很緊密的關係;「薰著茶香的歌聲」是莊永明老師賦予臺灣歌謠的美名。


臺灣第一首流行歌曲

1932年臺灣第一首流行歌曲的誕生,源自電影「桃花泣血記」在臺上映;當年的電影是無聲黑白影片,需要透過辯士來解說,於是業者構思宣傳歌曲—〈桃花泣血記〉就此誕生,票房獲得佳績,唱片業者順勢將此曲灌錄成唱片發行,作詞者詹天馬、譜曲王雲峰,等同於臺灣第一首流行歌的創作者。

台灣歌謠的興衰

唱片公司嗅得商機,招兵買馬,於是〈望春風〉、〈月夜愁〉、〈雨夜花〉…一系列傳唱至今的作品應運而生。歌詞意義要聽、要唱,還要讀,時代氛圍才會顯現;例如〈白牡丹〉已78歲,將少女的心思真切展現;80歲的〈雨夜花〉讓我們瞭解當時男女平權就已提出; 81歲的〈望春風〉,顯示當時女性有主動權敘說心裡故事。歷史點滴藉由歌聲保存,臺灣歌謠榮景直到1940年日本皇民化運動的高壓政策下才沉寂下來。

歌詞的力量

皇民化運動時期唱片公司相繼歇業,此時出現一曲〈港邊惜別〉,為陳達儒所寫,描述年輕人被招募為日本兵,少年家的自由夢、戀愛夢、青春夢都消失不見,四〇年代開始了一段流行歌的斷層直至五〇年代。1948年,李臨秋創作〈補破網〉,戰後殘破的臺灣百廢待舉,歌詞描繪悲苦的年代需一針一線地去縫補,從失望中重新站起。

臺灣陷入灰色困境,〈阮若打開心內門窗〉就會被拿出來唱,看到五彩的春光、心愛彼的人、看見青春的美夢,歌如詩境。每個時代都會留下來一些歌曲,好好的唱,讀出一個世代、一個歷史,唱出實在、有力量的歌。


現場親聲回味好音樂

講座當天除了莊老師一邊講解一邊哼唱外,金曲獎音樂製作人陳中申老師也現場以洞簫演奏〈雨夜花〉、巴烏吹奏〈望春風〉等經典曲目。上善與陳老師正著手進行「淡水河人文推廣—臺灣歌謠專輯」的製作,重新編製與詮釋十餘首經典台灣歌謠曲目,敬請大家一齊期待專輯的問世。


 
財團法人上善人文基金會 Shang Shan Human Culture Foundation 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二段75號 02-2321-4008 版權所有©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隱私權安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