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專頁
 
   
 
台灣歌謠的人文風景
一九二〇、三〇年代的大稻埕,既是商業重鎮亦為文化搖籃,創作者在此地孕育了許多珍貴且動人的藝術文化結晶,其中台灣歌謠即為當時豐碩的成果之一。

今日人們所稱的台灣歌謠,是三〇年代最時髦的流行樂音,滿載著充滿創新與夢想的時代風情,上善人文基金會期望藉由台灣歌謠推廣活動,引領民眾認識彼時才華洋溢的音樂詞曲創作者,並聆聽首首動人樂音,體驗過往風光鼎盛年代的痕跡。

潺潺河水,悠悠歌聲。由歌謠回想過往北台灣的風華年代,如同一場歷史地理探索之旅,感受河流與城市人文間相依相存的關係,連結現在與過去的互動、對話之契機。
 
曾辛得

曾辛得(作曲家),出生於一九一一年的屏東縣滿州鄉,曾於師範就學期間,師事日本名音樂家南能衛,畢業後亦持續學習,小提琴與風琴演奏技巧皆相當嫻熟。日據時代,他參加由帝大教授矢野蜂人作詞的《大詔奉載日之歌》公開徵譜,獨得入選。這首日本政府為號召民眾擁護戰爭國策的歌曲,在東京以管絃樂樂團演奏,灌製唱片,分發台灣各級學校,以資推廣。曾辛得雖長年擔任教職,但仍投入心力於音樂創作,重要作品為《恆春小調》、《檳榔樹》、《我們都是中國人》、《耕農歌》、《小蜜蜂》、《跳繩》。


曾辛得出生於一九一一年五月二日,屏東縣滿州鄉里德村,務農家庭的子弟。

來自「台灣民謠之鄉」恆春半島的曾辛得,十三歲滿州公學校畢業,考進台南師範學校,鄉村的孩子,進了府城台南,這位農村孩子,改變了一生的命運,完成五年普通科和演習科二年師範教育,以杏壇作為一生志業。

他的教育生命,甚為長久,任教的地方,都在南台灣,教過的小學有九塊、里港、高樹、車程學校;一九四四年,調升墾丁國小校長,當年才四十三歲的他,能獲日本殖民政府任命為一校之長,難能可貴。

光復後,曾校長申請回到家鄉,擔任母校滿州國民學校校長,長達二十三年,因受制校長任期制度之限,一九六九年,調任東港國小校長,又有五年之久,其獻身「校域教育」才告一段落。數其教學生涯近半世紀,堪為少數資深的教育從業工作者。

曾辛得在師範教育期間,音樂科曾師事日本名音樂家南能衛等人,畢業後,與林我沃專修小提琴,期間曾參加屏東著名鄭有忠管弦樂團;也以優異的風琴演奏技巧,多次參加高雄州音樂會獨奏。

日據時代,他參加由帝大教授矢野蜂人作詞的大詔奉載日之歌公開徵譜,獨得入選。這首日本政府為號召民眾萬眾一心、擁護戰爭國策的歌曲,在東京以管絃樂樂團演奏,灌製唱片,分發台灣各級學校,以資推廣。

圖片來源:李淑德教授 典藏及授權:財團法人白鷺鷥文教基金會

曾校長擔任校長,掌理校務,不忘情音樂,一九四八年,參加省教育會徵選兒童歌曲,從以《檳榔樹》、《我們都是中國人》入選。他又再接再勵,創作《耕農歌》、《小蜜蜂》、《跳繩》等膾炙人口的兒童歌曲,深受學童喜歡傳唱。除了為服務的滿州國小寫校歌外,他還為仁愛、枋寮、歸來、恆春、太平、水泉屏東地區六所國民小學創作校歌。

六十五歲申請退休後,從事小提琴教學,沒有放棄樂教。一九九九年六月十七日,以八十九高齡辭世。

(參考曾辛得自撰「自我介紹」一文)


 
財團法人上善人文基金會 Shang Shan Human Culture Foundation 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二段75號 02-2321-4008 版權所有©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隱私權安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