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專頁
 
   
 
打開1930的衣櫃
超過一甲子前的臺北街頭,當男孩女孩輕輕擺著衣袖走過亭仔腳,妝點他們花樣青春的可能是漢服、和服、洋服,彼時的街角經常上演著一幕幕中西交融的綺麗風景。

想像打開1930年代的衣櫃,回顧過往因政經環境、布業起飛、文化思潮而催化出的穿著記憶,服裝如同一面鏡子,反映社會文化遞變,描繪出過往因摩登思潮而發展出的服裝西化歷程,傳達這片土地上的生活轉變動態。


 
綺麗時代:經典旗袍的剪裁型制及美學內涵

由上善人文基金會策劃的「綺麗風景‧打開1930的衣櫃」人文講座,邀請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蘇旭珺教授分享〈綺麗時代:經典旗袍的剪裁型制及美學內涵〉,透過大量老照片,引領大家從旗袍的美學內涵及型制轉變,一探旗袍蛻變的百年風華,追尋那些年女性的典雅風采。

蘇旭珺老師從打開1930的衣櫃開始,首先介紹台灣人當時的衣著流行,再進一步探尋今日人們對於經典旗袍的復古、優雅、婀娜多姿印象是如何產生的。


1930的衣櫃面面觀

從1930年代的一張照片能發現台灣服裝的多元流行:上圖第一排的四個婦女,她們穿了三種不同的服裝。中間年紀稍大的婦女穿著較為傳統,旁邊三位年輕女性的服裝比較流行。當時流行的服裝,其中一種是衫裙的組合,另外一種就是旗袍。除了流行的款式不一樣,流行的布料也有許多不同的風格。有傳統中國絲綢,也有一些布料是從日本進口,最左邊婦人所穿的就是帶有日本風味的布料。前排三個小孩,小男生穿的是西式的服裝,小女生穿的也是衫裙,但是小女生穿的是日本風格布花,雖然款式上是中國傳統的樣貌,但是在很多細節當中已經融入西洋文化及日本文化。後面四位年輕男性的服裝已經西化了,只有老一輩的男性才會穿著傳統服裝的樣貌。

20年代到30年代年輕婦女的流行,一個是衫裙,七分喇叭袖的上衣搭配裙子的形式;另一個流行則是袍服,袍服與衫裙的差別在於一個是短衫一個是長袍。

  

從左圖1934年陳進女士的膠彩畫〈合奏〉可以了解當時台灣上階層社會的確有旗袍的流行。但是圖片中的旗袍和我們印象中的旗袍似乎長得不太一樣,第一、衣服沒有很合身,第二、開岔開很高,而且裡面還穿了一條褲子,旗袍的樣貌與男生的長袍比較相似。中間圖及右圖則分別是1930年代及1945年的畫作,可以看出不同時代的旗袍也漸漸發展出不同的樣貌。

  

從台灣早期另外一位傑出女性-高慈美女士的照片看到當時台灣北部地區流行的形貌。高女士是台灣第一位女鋼琴家,同時也是台灣第一位鋼琴女教授。她在1935年被雜誌<主婦之友>作為封面人物(上左圖)。右圖是1935年高慈美女士回台灣之後參加一場賑災音樂會的照片,前排左二就是高慈美女士,後排兩位就是穿著袍服的形式,從這些照片中能感受到當時服裝的流行。

 

在同一個時代華南地區、大中華地區都有類似的流行趨勢。1930年代除了台灣上階層流行袍服之外,同時在香港也很流行袍服。上左圖為1930年代香港救世軍應香港政府的邀請,開立宿舍照顧貧窮婦女。可以看到左手邊的婦人穿的就是旗袍的形式,上右圖則是香港聖保羅中學在1930年代以旗袍作為制服。從這些照片中可發現不僅在台灣流行旗袍的樣式,在香港、上海,甚至新加坡、東南亞都有流行旗袍的樣式。


 背景介紹-名稱討論

關於旗袍的名稱,有幾個經常討論的名詞: 1.長衫 2.祺袍 3.旗袍

「衫」是中國人對衣服的通稱,分為短的跟長的,短版的上衣就叫短衫,長版的就叫長衫,所以台灣、香港、新加坡將旗袍稱為長衫,而長衫的相對名稱則是袍服。從台灣觀點,若是打開1930年代衣櫥的話,長衫會比旗袍更洽當。因為台灣長輩稱旗袍的閩南話為「長衫」或「長繚」,香港及新加坡也叫長衫,旗袍這個名詞只有在國民政府來台後才有。日治時期<日日新報>就提到「春之長衫」,描述在春天的時候,許多年輕女孩穿著長衫,相當美麗,代表了當時的流行。

近代討論的另一議題是「旗」袍還是「祺」袍? 台灣重要的服裝史學者王宇清老師認為,使用旗人的旗,會誤導人以為旗袍是承襲滿人的服裝。其實袍服是中國傳統的服飾,早期分為兩種,一種叫深衣,一種叫袍服,正式場合中有一種叫吉福袍,唐太宗的畫像中也有,可知吉福袍是中國傳統相當重要的服裝,直到清代,漢人女性為了跟滿人女性有所區隔,才捨棄袍服不用。辛亥革命之後已無滿漢對立,又把袍服拿出來穿。因此王老師提出正名,旗袍的祺應該用「祺」,因為有吉祥的寓意。台灣學界承襲王老師想法也都用「祺」,但在中國仍用「旗」。

流派的討論: 京派V.S海派

現在的旗袍承襲的是海派旗袍,在 1930年代之前只有兩種旗袍,京派旗袍及海派旗袍。1930年代後京派旗袍式微,現在很難講出其特色。兩者有風格上的差異,京派旗袍較傳統、老派,海派旗袍在美學及剪裁上受到西方文化影響,不斷創新改變。

代表性: 國民禮服V.S識別符號

近一二十年討論國民禮服,究竟旗袍是否能代表台灣成為國民禮服? 1929年曾經制定國民禮服,一種是袍服,一種是衫裙,由此可知袍服在1929年就盛行了。如今牽扯到文化認同、國族等問題,仍未有共識,至少有討論。


旗袍簡史:一段中國近代服裝流行史

左圖為1920末1930初海派旗袍的樣式,右圖為清代旗人袍服,共同為T字的剪裁,最大不同是穿著及使用方法。旗人袍服開岔高,不單穿並且會穿褲子,開高衩因為要騎馬才符合生活型態,乍看像洋裝其實是上衣,但是海派旗袍是洋裝不是上衣,兩者的本質可說是完全不同。

甚麼是海派旗袍?

海派旗袍起源於1914~1915年,興於1919新文化運動,盛於1934新生活運動。為何起源於1914~1915呢? 在清代為了區分滿漢,漢人不穿袍服,辛亥革命後漸無族群對立概念,就重拾袍服,但不蔚為流行。1919年五四運動提倡反傳統、反儒教、反文言,興起文化革新,同時帶動中國女性主義、男女平等。女性認為要和男人一樣穿長袍;因此有一派的學者認為,海派旗袍和民國的袍服,並非源自於旗人的袍服,而是源自於男人的袍服。這個時期很多女性不只是穿男性化的旗袍作為滿足,甚至會直接穿上男生的袍服,代表人物為孔二小姐。

上圖為1930海派旗袍,T字型剪裁,沒有接袖、沒有摺子,攤開來是平的,受到西方文化影響,有曲線變的貼身,但並不強調立體。此時流行明星阮玲玉所穿的旗袍,流行雙色滾邊,配上大圖案。海派旗袍受到西方文化影響,因此剪裁上也有西方的元素。


各年代臺灣旗袍型制特色

30年代的旗袍為T字型平面剪裁及滾邊,受到西方文化影響,布料上會使用蕾絲。1930的旗袍時尚和上海很接近,但也兼及中式、日式、西式的多元文化。當時也流行一種布料稱為燒花,看起來像絲絨,卻是半透明的,有圖案的地方是不透明的,像紗一樣。

40年代的旗袍更加細長,腰身更合,為了要讓腰身更合,就出現了摺子。當時使用布料裝飾是素色,圖案較為簡單或是幾何圖形,也流行三分蓋肩袖。當時引領旗袍流行者為宋美齡女士,她喜愛雙開襟旗袍,引起許多人仿效。

50-60年代旗袍長度愈來愈短,也更合身,旗袍從50年代到60年代的款式沒有變過,但是布料及布花隨著潮流改變而更加多元。此時旗袍成為識別本省、外省的符號,因為眷村婦女較常穿著旗袍。

70年代旗袍會使用各種舶來品布花去做搭配,例如蕾絲刺繡布料、中國傳統布花、受普普藝術所流行的幾何圖案布花,或是由針織布製作帶有幾何風格的旗袍。

60年代之後的旗袍沒有很大改變,形成了現代人對於旗袍的印象。60年代經典旗袍形象的發揚主要受到三個方面影響:第一、流行與洋裁技術的發展:海派旗袍受許多西方洋裁技術的影響,最重要是受到紅幫裁縫的影響。紅幫裁縫為20世紀初期西方的裁縫技術,紅幫裁縫將西方裁縫技術帶進中國。第二、政經人物的影響力:政經人物以蔣宋美齡女士為代表,其他著名人物的夫人也都會穿著旗袍。第三、傳播媒體的渲染力:西方對旗袍的刻板印象來自於著名電影< 蘇絲黃的世界>(The World Of Suzie Wong) (1960) ,裡面女主角穿著曲線鮮明的旗袍。另外一個造成刻板印象的就是選美,環球小姐跟世界小姐比賽有許多台灣人跟香港人參賽,她們都穿著旗袍且相當合身。


當代經典旗袍的形制及美學內涵

各年代旗袍的寬鬆的變化,20、30年代是寬鬆的,50、60年代越來越緊身。若將60年代旗袍與西方禮服比較,其實是一樣合身的,已不是適合日常生活穿著的,而是正式場合的服裝。

上左圖為大家印象中的經典旗袍,由於海派旗袍在演化過程中一直受到西方文化影響,受到最重要的影響是右圖在1947年,Christian Dior發表的”New Look”新風貌服裝的影響。New Look強調豐胸、細腰,豐臀的風格嫁接在旗袍上,慢慢的經典旗袍已經脫離了中國傳統的美學觀點,在整個美學及剪裁上都是西方的觀點。


由內在想法及審美觀點引領而演化的經典旗袍

 

中國傳統服裝是受到內在美學思想所影響造成的,右圖為中國美學,左圖為西方美學。中國美學是強調知性、氣韻的,比較內在強調氣質、注重神,而非形,不外顯。西方美學強調形體美,設計上強調曲線。東西方服裝的不同其實是來自於我們對於美的觀點的不同。

到了20世紀初期,30、40年代上海海派旗袍越趨合身,比對同一年代西方的流行趨勢,這時東西方若只看輪廓線條其實是一樣的,幾乎無法區分東方美及西方美的差異。從20世紀初期開始中國美學觀點已經慢慢受到西方文化影響,當代經典旗袍強調的是「形」,可見其美學觀點已經偏向西方,完全脫離中國傳統美學。 一直到如今,美學觀點還是跟著西方人走。

成形於1960年代且被當代視為傳統的經典旗袍,已經失去傳統東方或中國美學內涵。其強調形體美的外在經典旗 袍形式背後其實是以西方剪裁、審美為基礎所產生的時代產物。可見時尚流行的變遷,並不是從形式來引導,而是從內在想法及審美觀點的改變所引導。

因此,傳統其實沒有固定型態,是一種比較而非絕對,而且是持續演變的形式。傳統的創新精神不應該受限於技藝或形式上的轉換或延續,更應該是美學或內涵上的延續。

 

(本文為2016.07.09蘇旭珺老師講座內容整理節錄)

 


 
財團法人上善人文基金會 Shang Shan Human Culture Foundation 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二段75號 02-2321-4008 版權所有©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隱私權安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