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專頁
 
   
 
走讀大稻埕 唱談台灣歌謠
 
【川˙樂 一九三〇】走讀大稻埕 唱談台灣歌謠系列活動

三〇年代的大稻埕,堪稱是台灣文藝復興的輝煌時代。究竟是什麼樣的時空背景?讓台灣的音樂、戲劇、美術與文學在大稻埕百花齊放、相互輝映,造就了台灣新文化運動的濫觴,更為後世創作出許多雋永深長,伴隨世世代代成長的巨作。2015年的夏天,上善人文基金會在一九三〇年代台灣歌謠的故鄉-大稻埕,以主題導覽及達人講堂的方式,帶領大眾感受大稻埕在音樂、歷史、文化創意、生活場域的迷人風貌,挖掘台灣歌謠背後的精采故事。


【主題導覽】活動花絮

主題導覽I 〈回味經典,飄著茶香的樂章〉-台灣歌謠地景導覽

以茶葉貿易而致富的大稻埕,曾是台灣歌謠的萌芽地。跟著文史達人逛大稻埕,聽歌謠創作人的故事,貼近他們的生活軌跡,看似平凡的老樹下或是古厝前,原來都曾是茶香及樂音飄揚的地方。

時間:2015/6/28 (日)AM10:00-12:00

帶路人:莊永明 (台灣文史專家)

由茶香醞釀成動聽樂章

在6月28日舉行的首場導覽〈回味經典‧飄著茶香的樂章〉,由文史專家莊永明老師擔任帶路人,自迪化街(永樂町)出發,前往貴德街(港町)及延平北路(太平町)上與台灣歌謠有關的地景,並講述許多與台灣歌謠有關的歷史及小故事。

出發前,在台北霞海城隍廟的廟埕,莊老師說起大稻埕發展的脈絡,最主要關鍵就是1853年發生於艋舺「頂下郊拚」的械鬥事件,在激烈的衝突之後,同安人背著他們信奉的霞海城隍移居至大稻埕。十九世紀淡水河開港後,大稻埕藉由茶葉貿易而致富,也帶動了文化藝術的發展,因此莊老師為此地萌芽的台灣歌謠賦予「飄著茶香的樂章」之美名。

    

台灣歌謠地景的小故事

走入迪化街46巷,這裡曾佇立1924年大稻埕茶商陳天來出資成立的劇場「永樂座」,這裡兼演戲曲、新劇、電影,是當時最豪華的娛樂中心;1932年台灣第一首流行歌曲〈桃花泣血記〉的同名電影在此上映, 1943年呂泉生採集〈丟丟銅仔〉、〈六月田水〉做為配樂的舞台劇,也是在此首演。寫下台灣經典歌謠〈望春風〉、〈四季紅〉的李臨秋,也曾經在永樂座擔任經理,他的故居就位於鄰近的西寧北路86巷內。

而位於貴德街上的「莊協發港町文化講亭」,是莊老師從小成長之街屋,現在做為蒐藏許多老唱片及史料的展示間。在茶葉貿易鼎盛的年代,街屋的騎樓地上總是鋪滿了製作香片用的茉莉花瓣,兒時的莊老師常在花瓣之間遊戲。

同樣座落在貴德街的陳天來故居是一棟三層樓洋房,講究的立面雕飾及華麗的拱窗,加上正面朝向淡水河的方位,讓人懷想起從前房屋主人眺望流水夕照的快意時光。茶葉富商陳天來出資興建了大稻埕「永樂座」與「第一劇場」,對於推廣音樂及戲劇發展有著重要的貢獻。

在講述這些精采的故事之餘,莊老師哼唱起〈四季紅〉、〈咱台灣〉等歌曲,帶領大家重溫台灣歌謠的黃金年代。

   

   


主題導覽II 〈當代創新,老房子裡的新能量〉-漫遊新生空間導覽

大稻埕街區佇立著巴洛克式、日式、閩式等老建築,老房子散發時光的餘韻,和當代的創意、美食、設計、展覽交融形成令人驚艷的組合,快跟著在地領路人一起走訪創意店家,體驗老空間中呈現的新生活想望。

時間:2015/7/12(日) AM10:00-12:00

帶路人:邱翊 (台北城市散步執行長)

老房子蘊藏的新生想望

7月12日由邱翊老師帶路的〈當代創新‧老房子裡的新能量〉,則是漫遊大稻埕內充滿時光餘韻的老房子,觀察老屋與新時代的創意交融形成令人驚艷的組合。

迪化街一段的街屋是這區保存最好的老建築;位於迪化街329號的「URS329稻舍」原是唐家米商號舊址,目前是推廣特色米食文化的藝術空間及食堂,天井處還少量種植著稻米。迪化街1569號的「林五湖命相館」為迪化街第一棟街屋,建造於清朝時期,這個空間至今仍保留著閩南式街屋的格局及中庭跨廊,由於第一進有臻味茶苑進駐,飄逸的茶香為老屋增添了愜意的氛圍。

位於保安街84號的「保安捌肆」,前身是台灣第一位原住民外科醫師謝唐山於1921年創立的「順天外科醫院」,具有四柱三窗的立面以及希臘柱式,現在則變身為咖啡與展覽的複合空間。延平北路上的「仁安醫院」,柯謙諒醫師於1927年在此設立西式醫學診所,目前展示近百年的骨董級醫療器材與老照片,也作為社區營造中心。

除了參觀街屋,邱翊老師還推薦許多在地小吃,包括妙口四神湯、慈聖宮前小吃攤、賣麵炎仔、李亭香餅店…..,令人感到老街區的每個角落都充滿了驚喜。

   

   


【達人講堂】活動花絮

〈大稻埕‧我的音樂起點〉-歌謠新音景講座

聽在地音樂人分享他眼中的大稻埕,這個老城區究竟有何奇幻魔力,竟觸動他融合新舊傳統,從台灣廟會文化脈絡中衍生出新前衛音樂!

時間:2015/7/18(六) PM14:30-16:00

地點:保安捌肆(台北市大同區保安街84號)

講者:柯智豪 (音樂人/多媒體藝術家)

聆聽回味台灣歌謠

7月18日由大稻埕在地音樂人柯智豪主講的〈大稻埕,我的音樂起點〉歌謠新音景講座,首先從台語的語言特性談起。由於台語具有音韻性,放慢速度就會產生旋律感;加上八聲的音調,音調稍有不同就代表了完全不同的意義。最早的台語歌曲,就是在言談的過程中簡單的構成一首歌。

在音樂風格的面向上,音樂並非都擁有清楚的斷代分期或是風格,而是不同樂種互相影響、融合、改變的過程,發展出今日人們所見的結果。例如被視為「雅樂」的南管,一句歌詞就經歷千迴百轉的轉音,當大陸的南管團巡迴到了台灣時,農業時代的多數人為了討生活,沒有太多休閒時間可以細細聆聽長時間的表演,表演者就將曲子改為輕快流暢,整首歌的長度縮短不少,能夠讓農耕的居民更親近這個表演。正是這樣多元又具有彈性的文化交會過程,形成了台灣各種音樂形式的調性。

最後,柯老師依照台灣歌謠發展的時間軸,自彈自唱多首歌謠,包含心酸酸(1936)、港邊惜別(1938)、南都夜曲(1938)、望你早歸(1942)、春花望露(1952)、孤戀花(1952),輔以講述1920-1960年代的台灣歌謠歷史及創作者故事,從中可發現歌曲創作的時代背景,與歌曲背後的故事是息息相關的,歌曲內容很容易引起共鳴,也安慰了當時人們苦悶的心靈。

在台灣歌謠的發展過程中,曾經歷日治時期以及國民政府禁止使用台語,使得台語歌謠發展受到了限制,但存在台灣人集體記憶中的歌謠詞曲,猶如歷史與生活的印記,不曾輕易抹去。

    

   


人文薈萃的大稻埕街區

大稻埕,曾經擁有碼頭與鐵路帶來的海陸貿易優勢,今日雖不再是商業中心,過往的繁華仍留下許多珍貴的點點滴滴:商賈文人的生活故事、留存歷史風貌的老街建築、寄託眾人心願的傳統廟宇、令人念念不忘的美味小吃……。

大稻埕兼容並蓄的場域特質,累積發展出深厚的文化底蘊,讓三〇年代的台灣歌謠在此結出繁盛的果實;加上當代創意的注入,更使歷史悠久的街區經歷了華麗轉變。有空時不妨至大稻埕走走,親臨感受這個融合新舊時代精神的老街區。

 
財團法人上善人文基金會 Shang Shan Human Culture Foundation 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二段75號 02-2321-4008 版權所有©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隱私權安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