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專頁
 
   
 
<看・說 南門口>走讀劇場 美援年代
牯嶺街地處臺北城的南門外,老一輩稱「南門口」,老城南的走讀劇場,講大歷史舞台邊角的小故事,透過說書人的閒談、表演團隊的詮釋,共感你我生活的城南。

製作單位:同流膜跨域國際
製作人:洪雅純Meta Hong

Live show+講座
 
講座:美援年代-南海路上的美援鳥事

 1951-65年台灣曾經歷有趣、荒誕又哭笑不得的美援年代,而南海路又充滿令人難以忘懷的美援記憶。行政院農委會前身為「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農復會),它的成立正與美援息息相關,在中華民國政府並未有任何專職農業事務機構的年代,農復會可說是戰後初期台灣農業發展的最高決策與指導單位,但它的經費卻來自於美國。

另一方面,位於農復會對面的美新處則負責將「自由世界」的各項文化訊息傳遞至台灣。奇妙的是,甚至連美國總統大選的開票記錄也會在此公布,讓台灣民眾獲知第一手消息。奇妙的美援年代,刻畫了戰後台灣發展的歷史軌跡。

日期:10/05(日)PM15:00 
地點:二二八國家紀念館


講座:劉志偉 / 台北糧食協進會執行長

劉志偉為美國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博士,研究領域為糧食議題,戰後農業發展史,農業政治經濟學與飲食社會學,擅長於將嚴肅的農業議題,轉換為輕鬆有趣的文字。編著有《耕耘臺灣農業大世紀:農業紀實》(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超有梗》(行政院農委會)、《台灣飲食革命:麵食文化與烘焙產業》(中華穀類食品工業技術研究所),與多篇學術期刊和研討會論文。個人著作《美援年代的鳥事並不如煙》榮獲第37屆金鼎獎最佳非文學圖書獎。
 

 
財團法人上善人文基金會 Shang Shan Human Culture Foundation 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二段75號 02-2321-4008 版權所有©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隱私權安全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