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絲專頁
 
   
 
城南物語
邀請各路達人透過古蹟建築、懷舊美食、舊時書店、人文藝術、自然生態、水岸文學等多元觀點,寫下台北城南的在地物語。
 
臺北城南的新興文化消費場所

"「文創」是個流行概念。它有幾個特徵值得我們注意,第一,它涉及「文化」。二,它涉及「創意」。三,它涉及「產業」。這三個領域的內部邏輯或許相衝突,文創就是試著將它們弔詭地並置的種種嘗試。「文化」的概念通常含有某種「非功利性」,但是,產業要自我維持則要考慮成本與利潤。「文化」的概念帶有共同體內部傳統的性質,著眼於「過去」。「創意」則指向現在與未來,要與過去既聯繫又有所不同。"

 


文/劉定綱

「文創」是個流行概念。它有幾個特徵值得我們注意,第一,它涉及「文化」。二,它涉及「創意」。三,它涉及「產業」。這三個領域的內部邏輯或許相衝突,文創就是試著將它們弔詭地並置的種種嘗試。「文化」的概念通常含有某種「非功利性」,但是,產業要自我維持則要考慮成本與利潤。「文化」的概念帶有共同體內部傳統的性質,著眼於「過去」。「創意」則指向現在與未來,要與過去既聯繫又有所不同。

文創的好玩之處,就是在想像上,安置這些也許相衝突的領域於一個形式內。衝突必定有張力,張力過大則會破壞形式。所以,從事文創工作,其實是在做一個「玩耍張力」的事情。從這個思考方向出發,我們來看台北城南的在地文創,或許會有些新體會。


「城南」顧名思義就是台北城以南。清代構築的台北城,它的南面城牆約在今日的愛國東西路。城南就是愛國東西路以南,一路到達新店溪畔的區域。日治時期,日本人將台北城的城牆拆除,並對台北進行都市規劃。當時的城南被規劃為「日式高級水岸住宅區」。所以,今天的城南有著許多老的日式建築,就是此因。到了二戰結束,國民政府來台,這些日式建築多成為軍公教宿舍。但是,相對於舊台北城內的開發與人口飽和,城南也是許多移入人口的居住地。這些移入人口也帶來了他們的文化、宗教與風俗。所以,我們就看到今日城南,有著日式建築多、軍公教人員多、各種宮廟多的獨特風景。

如果文創思考就是張力思考。城南真的是很有挑戰的地方。今年十月初,很開心有這個榮幸參與,由上善人文基金會主辦的「台北人情way牯嶺街創意街區」活動。我帶著市民朋友們,一起走訪城南的新興文化消費空間。我們一共逛了「虎記商行(咖啡)」、「微客棧」、「唐青古物商行」和「福州街十一號劉真校長故居」等四處。福州街十一號是日式宿舍的古蹟,現做咖啡館使用。虎記、微客棧、唐青都是老屋新立或新用。

圖 虎記商行

圖 微客棧

整個導覽我們以「說故事」作為主軸。故事可以容納張力,也讓我們發現,對於老屋子的再使用,保存比起拆掉重建新屋的好處就在於:老屋子是可以說故事的。於是,我們走訪這些文化消費空間,就像走進故事裡。創意就在於,如何從這些老故事中,找到與我們自己生命經驗有所關連之處,並且,說出自己的故事。

圖/唐青古物商行

圖/福州街十一號劉真校長故居

發生連結與經驗傳遞,就是「故事」的兩大作用。城南的故事透過各種形式反覆訴說。我們甚至可以想像這些故事構成了像是個「資料庫」一般的「故事集」。而藉由小小的媒介,像是咖啡、像是舊居裡的那張桌子、像是老東西,我們也參與到許多故事交織的「故事集」裡。我們在城南消費。我們藉由消費,進入心中那個象徵領域,說不盡的城南。

 

 

 
財團法人上善人文基金會 Shang Shan Human Culture Foundation 台北市中正區重慶南路二段75號 02-2321-4008 版權所有©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地圖隱私權安全政策